摘要
下載 Docx
閱讀更多
採礦活動是從地球中提取有價值的礦物和其他地質材料,礦產業被視為各國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但不幸的是,採礦本身就是一種固有的侵入性過程,對景觀造成的破壞比礦區本身大得多。不受控管的採礦可能將有害物質釋放到土壤、空氣和水中。環境問題可能包括土壤侵蝕和污染,喪失生物多樣性以及地表水污染,因為在採礦過程中使用化學物品。煤炭開採也對當地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產生巨大的影響。地表水透過礦山排水的排放受到污染,而地下水則因過濾進入含水層而受到污染。煤礦排水含有有毒重金屬離子,如砷、鉛、鎘、鈷、銅和鋅等污染的高酸性水。在水域中,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類和水中野生動物都是危險的。二○二○年三月,澳洲進行一項研究確認煤礦開採與附近城鎮空氣品質低劣兩者之間的關聯。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的副教授岡瑟‧保羅指出,這項研究的科學家查看昆士蘭和新南威爾斯的社區空氣監測站,以及國家污染物清單的十年數據。該資訊用於分析附近地區因煤礦開採而產生的微觀粉塵水平。結果表明,隨著煤炭開採活動增加,有害粉塵顆粒、金屬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也遞增。煤礦是人為甲烷排放或煤礦甲烷(CMM)最大來源之一。煤炭的生產會釋放出被困在煤層和周圍地層中的甲烷,一旦煤礦關閉,它會在此後很長的時間內繼續釋放甲烷,稱為廢棄礦井甲烷(AMM)。路透社在二○二○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世界各地規劃煤礦的甲烷洩漏,比美國燃煤電廠的碳排放對氣候產生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