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載 Docx
閱讀更多
今天,我們很高興分享《列子》〈天瑞〉摘選,作者是受尊崇的開悟明師列子(素食者),譯者為翟林奈。「我們的明師列子住在鄭國圃田,四十年沒有知道他的人。鄭國的國君、公卿、大夫看待他就像看待一般老百姓一樣。有一次,鄭國發生了饑荒,列子準備離開家到衛國去,他的學生說:『老師這次出門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學生想請教一些問題,希望得到教導。老師沒有聽過壺丘子林的教導嗎?』列子笑著說:『你們認為壺丘先生說了什麼嗎?不過,我試著複述給你們,他老先生曾經告訴伯昏瞀人的話。我從旁邊聽到了,他的話說:「有生死的事物不能產生其他事物;有變化的事物不能使其他事物發生變化。沒有生死的事物能產生有生死的事物;沒有變化的事物能使有變化的事物發生變化。[…]」』」「《黃帝書》說:『虛空之神不會消亡,可叫做玄妙的母性。這玄妙的母性之門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它連綿不斷地永存,其力用之無窮無盡。』所以,產生萬物的事物,自己不生死,變化萬物的事物自己不變化。它自己產生,自己變化,自己形成,自己著色,自己產生智慧、力量,自己消散止息。說它產生、變化、形成、著色、產生智慧、力量、消散止息,是錯誤的。』」[…]「明師列子說:『天地沒有完備的功效,聖人沒有完備的能力,萬物沒有完備的用途。所以天的職責在於生長覆蓋。地的職責在於成形載物。聖人的職責在於教育感化。萬物的職責在於符合其適宜的功用。這樣看來,地有擅長之事,天有短缺之功,聖人有不關心之事,萬事有通達之用。這是因為生長覆蓋的不能成形負載,成形負載的不能教育感化,教育感化的不能違背萬物的本質,萬物適宜的功用已經確定了的,便不能再超出所擔負的職責。所以天地之道,不是陰便是陽;聖人的教化不是仁便是義;萬物的本質不是柔便是剛。這些都是按照各自適宜的功用,而不能超出所擔負的職責。』」